今日辟谣(2024年5月30日)
2024年5月30日
提 示 教育部提醒广大考生及家长注意以下涉高考事项
详情:2024年高考临近,广大考生正在积极调整状态、辟谣从容有序备考,年月而一些不法分子却受经济利益驱使散布涉考虚假信息、今日贩卖制造焦虑,辟谣甚至实施诈骗、年月诱导考生考试作弊,今日严重扰乱高考秩序。辟谣为此,年月教育部联合有关部门,今日整理了近年来出现的辟谣一些典型案例,并郑重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,年月务必提高警惕,今日谨防上当受骗,辟谣做到诚信考试。年月
一、组织高考作弊,逃不过法网恢恢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明确规定,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,“组织作弊的”“向考生提供试题、答案的”,都属于违法行为。广大考生一定要增强法律意识,知法守法,不要一时糊涂,抱憾终生。
二、“李鬼”终难变“李逵”,以身试法不可行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明确规定,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,“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考试的”,都属于违法行为。不要相信不法分子的蛊惑,更不要心存侥幸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考试,以身试法终将“自食恶果”。
三、避开安检带“装备”,作弊未遂毁前程
高考是法律规定的国家教育考试。《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》明确规定,携带具有发送或者接收信息功能的设备的,应当认定为考试作弊,其所报名参加考试的各阶段、各科成绩无效。考生应自觉遵守考场规则各项要求,服从考务人员管理,拒绝携带手机等违规违禁物品,遵守考试纪律。
四、花钱保送不可信,没有“馅饼”有“陷阱”
高校招生录取有严格的工作流程。高考录取过程中不存在所谓的“内部招生”“花钱保送”。考生及家长要高度警惕此类以“花钱能买大学名额”“特殊渠道录取”等为幌子的行骗。
五、高考志愿被篡改,信息泄露需警惕
高考是考生人生重要的一次考试,保护个人信息安全至关重要。考生们应谨慎保管个人准考证号、登录密码等重要信息,时刻保持警惕,避免个人信息泄露给他人,防范不法分子违法利用信息,侵犯个人权益。
六、“占坑帖”当噱头博眼球,涉考“恶作剧”不可碰
如果培训机构或其他人员以非法占有为目的,通过发布“占坑帖”的方式,虚构考前能获得试题或者“押中真题”的信息,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,则涉嫌构成诈骗罪。如果考生恶意发布此类信息,除违反了考试纪律之外,也涉嫌违法,情节严重的还会构成犯罪。(来源:“微言教育”微信公众号)
- ·玻璃胶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用什么办法能洗掉玻璃胶,行业资讯
- ·芝音100%果汁:自然馈赠,健康之选!
- ·白色地板砖装修效果图大全
- ·2021年银行存款利率迎来新变化,在银行存10万,一年的利息将减少900多
- ·潜江着力提升招商效能助力高质量发展
- ·女大学生每天“吃鸡”10小时 男友生气提分手
- ·2021银行存款利率下调,还能去银行存钱吗?一年中什么时候去银行存钱利息高?
- ·厦门临空经济片区伸出“橄榄枝”
- ·汽车膜与建筑膜有何区别 汽车贴膜后需要注意什么,行业资讯
- ·超市冰柜痛点终结者:真空玻璃技术实现不起雾、更省电,企业新闻
- ·广东海关:支持打造南方粮食重要集散中心
- ·昌发展医疗器械CMO平台助力北医三院产研院概念验证中心,打造医疗器械创新成果转化新标杆
- ·三重潜在满分,一级庄玛歌正、副牌期酒上线
- ·宿松县开展“倾听青春心声 共绘育人新篇”高三毕业学子座谈会 宿松新闻网
- ·国债利息从哪一天开始算? 国债利息是从购买当天算吗?
- ·中国《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》(2015年版)全新发布!(附全文下载)